前一段时间,论坛里有人发帖at我,是关于银行不良的讨论。涉及到招行和建行到底哪家的对待不良贷款更严谨。帖子从第三阶段资产不良认定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与逾期贷款的比例等多个维度分析试图找到答案。但是,最终发帖人自己也没有确定的结论。其实,对于银行的不良,不论外部的分析人员如何专业都只能是雾里看花。最终真实情况如何只有银行内部的极少数人清楚。
对于上面的问题,即使是我也很难得出准确的答案。两家都是非常优秀的商业银行,没必要也不可能在银行不良贷款这一个子项上分出个你90我88的高下。因为,两者数据的口径和各自经营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数据无法精确地比较。
【资料图】
首先,两家银行的三阶段资产不良认定率都达到100%,这是值得夸耀的。但是,至于建行的三阶段覆盖率低于招行,我在《风险从未远离》的原文中也并未对其过分强调。因为,拨备覆盖和三阶段资产自身的风险特征是有关系的。以建行为例,建行的三阶段资产是超过建行逾期贷款余额的。对此问题,建行的高管也在公开场合披露过,建行对于贷款不良的判定会参考外源性数据,比如:某客户在建行的贷款虽然没有逾期,但是他在其它银行的贷款出现了违约。对于,这种情况建行也会将其行内贷款标记为不良。
所以,建行第三阶段资产拨备覆盖率低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有不少贷款本身是没有逾期的。至于原来贴主提出的用不良除以逾期来比较不良认定标准,个人觉得也欠妥。因为,两家银行的经营特质不同。招行的信用卡业务占整个贷款业务的比重显著高于建行。而信用卡贷款出现客户因为遗忘而逾期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贷款。但是,这些因为遗忘而产生的信用卡逾期贷款多数最终客户会自己填上。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由于银行的不良指标口径很多并不完全一致,所以,过于精确的比较可能并无意义。就算楼主比较出来建行的不良认定比招行严格又能如何?别忘了招行的覆盖率远远高于建行。更何况银行的比较有不仅限于不良这一项,手续费占比不用考虑么?净息差水平不用考虑么?RORWA和ROE不用考虑么?
我们继续把话题拉回到不良资产上来。上面的比较还只是基于静态数据的对比。我在《看透银行:银行股投资从入门到精通》一书中说过,银行的不良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从生成到处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良率,覆盖率,拨备率这些都只是静态的指标。只通过静态指标很难发现银行不良资产的全部真相。如果加上动态指标那么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不良生成率。
虽然我在和很多银行IR沟通的时候都希望银行的年报中能够披露不良生成率。但是,截至2022年年报,只有极少数银行的年报开始披露不良生成率,从最初的招商银行,到后来的平安银行和2022年的民生银行。
不过即便是已经披露不良生成率的几家银行其口径也不尽相同,比如:民生银行的不良生成率=本期新生成不良贷款/期初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平安银行的的不良生成率=不良贷款生成额(还原报告期内核销)/(年初贷款余额+年初银承、信用证及保函等传统表外授信余额)。从公式可见平安银行的分母口径大于民生银行。
如果你认为有了动态指标就可以了,那么你又错了。即使公布不良生成数据,也只是让投资者多看到一部分真相而已。因为,在不良生成前面还有一道闸口:不良认定。这一块完全没有统一的标准,哪些认定为不良哪些不认定为不良全凭银行内部相关部门的职业操守。
有人可能会说,金监局不是有规定逾期超过90天的必须进不良么?我只能说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天真。银行内部如果有人想要掩盖不良,可以找到很多办法,比如:让客户借新还旧,同一集团下子公司A要逾期了,可以给子公司B放贷,让集团上收资金去还A的贷款。可以这么说,银行内部如果不想让不良暴露,即使是外部审计师也看不出问题。想当年,浦发银行成都弊案,巨量的不良贷款愣是被压了几年,成都分行年年不良率为0,外部审计根本看不出来问题。最后,还是浦发银行内审自爆才让这个大雷浮出水面。
所以,可以这么说在银行不良这块普通人很难掌握真实的情况,精确的指标对比意义不大,只能依靠部分指标做模糊的正确判断。有时候相信常识可能更有用。比如,我们在金融领域经常说的风险和收益并存,收益越高的资产潜在风险就越大。正如我在前几天分析锦州银行报表时指出的:如果你发现某项资产的收益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而风险暴露又很少,那么我们对于这家银行的资产质量就要打个问号。
从这个常识判断出发我们进一步可以引申到负债成本越低的银行,其资产质量的可信度越高。因为,这些银行可以不用投放收益率太高的贷款,就可以获得超越行业均值的净息差水平。所以,负债成本低的银行完全没必要去冒风险做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