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与《流浪地球》,只是演绎中华文明的不同路径而已
2023-04-18 17:16:47 观察网

《满江红》与《流浪地球》,只是演绎中华文明的不同路径而已

——从血腥丛林向黑暗森林


(资料图)

引序

我是虔信以纯粹数学为原教旨的科学党,前些时候刷了两遍《流浪地球》,自家初中女娃倒是刷了三遍。

我拒绝去看《满江红》,源于多年前的《英雄》,感觉就是绝美的画面,荒唐的故事,撕裂的人格、毁灭的家园,这些血淋淋的强烈冲击让我因不适而远离,从此回避张导的电影。这次票房阴兵之争、诉讼之议,尤其是运营团队让人目瞪口呆的自爆无知,我也喷了《满江红》一把——观网和知网里铁证犹在。

张维为教授关于“文明型”国家的文章,让我模模糊糊总觉得“文明”或许远远不止表面显现出来的那些摸样,它可能是潜藏在我们这样一群能够比较和谐生活在同一个地方的人中间,无论高低贵贱、无论民族种族,只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们拥有共同传承的核心秘密?即使它偶尔翩若惊鸿掠现我们也视若无睹,就像睡梦中稍纵即逝的潜意识碎片却被下意识地忽略并遗忘?

外国人觉得荒唐无稽的事,中国人却觉得理所当然,比如不造方舟不等超人不鸟降临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去流浪,比如犯罪分子后代不许考公参军,比如重庆志愿者义无反顾勇赴山火,是否有什么连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刻在文明共识核心基因里的,偶尔被刺激出来的反应我们都见怪不怪而忽略了----绝大多数的鱼,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生都只是生活在水里。

直到3月8日,读起点大神七月新番的《秦吏》(269章),里面有一段墨家弟子相里革(楚墨)和程商(秦墨)之间在战场上的对话,不由想到了《英雄》,我是不是由于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应激反应而下意识地过滤、拒绝了什么东西?于是我决定首刷《满江红》。

我现在已经坚信,我可能真的用了20年才明白了《英雄》!可能真的才刚刚明白《满江红》!

一、从微生物到植物到动物到人类,所谓“血腥的丛林法则”不过是人类给自然界生存竞争赋予的自我想象、自作多情的意义和道德属性,自然法则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更没有道德属性。就像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一样,电子能级的跃迁没有道德上提升或堕落的意义,它只是在服从它那个宇宙的规则。

二、和非洲草原上风光无限、生机盎然同时同地伴生的,就是生存的竞争。狮子和羚羊之间的,狮子和狮子之间的、羚羊和羚羊之间的,所有生命相互之间的,首先是为了自己活着而竞争,然后是为了把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而竞争。失败者将一切湮灭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只有胜利者能以唯一的一种方式延续生命——继承了自己基因的后裔。

三、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存活在当下,都是偶然,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都已经消失在时间里。大约2万年前 ,尼安德特人在与智人的生存竞争中灭绝了,现在人类的基因图谱中没有尼安德特人的任何痕迹。1876年,最后一个澳大利亚土著塔斯马尼亚人被英国殖民者灭绝了。1703年,北美十三个洲殖民者立法会议出台了一项政策叫作“猎头令”,杀一个印第安人剥头皮最少可得40英镑;1814年,美国政府还对印第安人的孩子和可生育的妇女进行“着重关照”,将其头皮的悬赏价格提高到五十英镑,比一般标准还多十英镑。

四、人类社会文明的起源就像狼群的成立,只有一只狼可以成为头狼,其他挑战的狼都要死。文明的再生、更新就像狼王的重立,老王必须死,但老王又没有死,它以基因的形式永存于狼群直到所有的后裔都死去后才真正死去。

五、人类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除了作为生物的肉体的遗传基因,还有作为意识的思想遗传基因,两条基因纠缠在人的遗传核心里,时而阴阳相济,时而水火不容,是人性兽性交织出现、人格分裂的底层逻辑。

六、任何人类社会文明的起源并非如尧舜禹和平禅让的传说那样“文明”,而是真实如《竹书纪年》所载:舜囚禁尧后杀尧夺位,禹又据夏地抗舜,击败舜将其流放到苍梧而死。周武伐汤,背景就是“血流漂杵”,周公制礼后中华文明核心共识才算草就。文明的核心“礼”就是凝聚的文明社会共识,是作为思想的遗传核心基因。在这里,氏族、部落、民族、种族,血缘、地缘都不再存在,只有文明共识的思想基因遗传。这个共识“礼”得以遗传的根本在于“敬”,即“认可、信任、执行、维护”这个“礼”。当人类社会本身不再“认可、信任、执行、维护”这个共识“礼”的时候,文明共识的核心基因就会分裂,原有的社会秩序就会瓦解,就是旧“礼”的“礼崩乐坏”。

七、癌细胞竟然就是人体基因天生自带,DNA复制“出错”导致基因突变,变异细胞中有一部分会变成前癌细胞。人类社会本身就自带无序性成分,是墒增规律的不可抗拒力,是社会机体自身的前癌细胞,是文明内部自带的挑战,将随着时间而逐渐沉淀、淤积、堵塞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如果不能对文明共识的核心基因进行成功的重组、更新、升级,文明的共识就会被自身的无序力量瓦解消散,思想基因就会分解成无机的粒子,文明就会如同埃及一样消亡。金字塔依然坚固,但埃及人就已经不再是埃及人。

八、“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明共识的遗传基因的重组、融合需要献祭,祭品数量越多吸收的营养就越多,特定种类的祭品越多,文明对应的沉淀就越深厚;祭品的类型越多,文明覆盖的范围就越广博。

九、春秋战国,旧的“礼乐”已经崩坏,促进了旧的文明共识遗传基因的大变异、大突变,遂有百家争鸣。儒、法、道、墨、名、阴阳、纵横、农、杂、……,他们或用批判的武器,或用武器的批判,争夺的就是那个自己的思想能够被吸纳融合进中华文明共识遗传基因里的机会,和羚羊争夺配偶权没有什么两样,任何的孤芳自赏、秘不外传都只会自行无声无息的消亡。

十、文明是贪婪的饕餮之徒,养分全部来自无选择的进食,吃什么补什么,吃的数量越多吸收的营养就越丰富,吃的种类越多营养就越全面,吃的哪个成分越多那个成分就越强化,吃的哪个成分较少那个成分就较弱。在这次为中华文明举行的盛大献祭典礼中,关于天、地、人之间关系的“天人之辩”、“王霸之辩”、“善恶之辩”、“义利之辩”、“华夷之辩“等祭品最为丰厚,奠定了中华文明极为深厚的“以人为本”底蕴,以及超强的文明共识凝聚力、承压耐打能力(血条超级厚)。自1840年起至1949再到今天,历百劫而依然未曾毁损。而在逻辑思辨方面,只有“名实之辩”、“阴阳之辩”的较少祭品,营养不足,走的是独特的逻辑思辨路径。至于以单纯物质世界为对象的祭品则是欠缺,我们后来才从墨子秘藏的内篇中挖掘出光学成像原理的论述,中华文明却已经错失了在早期就吸纳消化物理学基因片断的机会。至于纯粹数学思想的祭品则是至今尚未发见。

十一、文明是诚实的饕餮之徒,机体越缺什么就越想吞噬什么,缺得越多胃口就越贪得无厌。中华文明自发现了科学、数学、逻辑的豪华大餐,饥饿感瞬间就爆发到顶点,以不可理喻的偏执和疯狂狼吞虎咽,千言万语、千行泪万滴血最终凝聚成铭刻入骨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十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盛大文明献祭后,中华文明的核心共识就得以再组、融合、重建,核心遗传基因再经过秦、汉两代的适应、排异、调整,中华文明得以更加丰富、更加深厚、更加灿烂地延续。

十三、转头西向,欧洲的爱琴海希腊世界,也和我们几乎同时爆发了思想的大变异、大突变,环地中海世界奉献的祭品也异常丰富,对照东方先哲、西方先哲各自奉献的祭品,大致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会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为什么罗马崩溃了就无法再重建?为什么经典数学和经典物理学首先在欧洲萌发?

十四、墨家是战国最独特奇葩的流派。绝对服从首领、信仰坚定、组织严密、生活简朴、苦行自律、行动力强、勇于牺牲,工资上交做组织经费(太熟悉的感觉)。墨家从来不惧肉体的牺牲,“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但墨家最大的问题是其核心思想上的对立,既认为必须通过“天下共一”才能消弭乱世最终达到“兼爱”,但又反对以非“兼爱”的方式进行。这种既要又要的不可能,就造成了墨家思想上的不可调和的分裂,让每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墨者陷入人格分裂、无法解脱的困境。为了自己理念的一半“共一”融入新的中华文明共识基因以得到传续,唯有献祭自己理念的另一半“兼爱”。《英雄》同时献祭的还有亲情、爱情以及他所有最美好、最值得珍惜的东西,但是比这些肉体和感情上的撕裂更痛苦的是精神上自己亲自动手对自己精神的自我撕裂。

十五、为了“共一”以达“兼爱”,《英雄》献祭了自己的“兼爱”,但墨家的其他基因却依然被吸纳融合进了中华文明共识的基因里游离在边缘。从汉代的游侠,到关二爷“忠义千秋”、岳武穆“精忠报国”、乃至传承至今的江湖义气、南洋香堂甚至黑道规矩,都有墨家的基因流传。《英雄》献祭了自己,但墨家得到了传续。此刻,我眼前不由浮现那只2000多年前的翩翩蝴蝶,依然那么优雅、那么惊艳。

十六、文明从来都是以自己的信徒为祭品,文明遗传基因的延续需要殉道者的血肉和灵魂养护。网传基辛格说过“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备注1附后)。其实,每一个存活到今天的文明都一直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着,即使那些没有能存活下来的文明,他们中的勇敢者都曾在绝望中坚持战斗,直到最后的灭绝。基督教世界有苦行僧、传教士,有骑士、十字军战士;伊斯兰世界有圣战士、有凯末尔;印度教世界最勇敢的人则是以另外一种独特的方式保护着自己的文明——他们也在西方世界的降维打击下奇迹般的存活下来(备注2附后)。

十七、为了自身文明而献身的殉道者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而是那些最普通、最平凡,可能还是原有文明里自我滋生的无序性破坏力量。然而就是这些被压迫被欺侮被漠视的人,如果没有外来文明的挑战和压力,恐怕他们自己就已经在动手拆解自身文明社会的秩序。但是,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是,自身的精神记忆基因里就遗传了中华文明共识的密码,这些密码就潜伏在从幼儿时开始听到的故事,比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这大概就是我们绝大部分人对《流浪地球》毫不质疑的底层逻辑。

十八、在《满江红》那个昏暗、狭窄的院子里,几个混子、伎子、厨子,势利军人、无良文人,就是这样一些普通的、平凡的殉道者。潜藏的文明遗传记忆被“精忠报国”刺激而应激反应,激发出非人的超凡力量,抛弃了作为肉体的人的属性,以自己的所有投入一段作为精神的人的战斗,只以文明共识的精神遗传为追求,同样的“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他们就是守卫文明共识的殉道者。有的时候,他们就是一群愚昧无知的农夫,被荒诞不经的谣传所刺激,就挺起了一生唯一一次挺起的胸膛,以闹剧、悲剧、荒诞剧的方式殉了自己的道(义和团?)。

十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从来读书人”,中华文明殉道者的另一条是儒家的道路。乱世中胆怯懦弱的书生看着亲人被屠戮只是浑身颤抖在地上磕头求活,在贼人离去后这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从被火的墙壁里挖出埋藏的经文,带着满脸的鼻涕眼泪,偷偷阅读文字、传授文字,仅仅是文明共识遗传基因里不可名状的坚持。象老鼠一样卑微的活着,象老鼠一样无声的死去,而文字却流传了下去(也许传下的还非“郁郁乎文哉”而是“都都平仗我”)(孔乙己?)。在北朝、辽、金、元、清,身处腥膻胡地,无数的儒生卑躬屈膝抱着经书卖身投靠。“万里书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这是金人完颜亮还是汉人完颜亮?分明是被中华文明共识的木马程序控制了的贴牌服务器!那些“德行有亏”的儒生就像携带中华文明共识核心基因的病毒,拼命的挤入外来民族的肌体,疯狂地传播木马程序。元代儒生们打破了“夷夏之防”,提出了“华夷一体”,不再以民族、种族,血缘、地缘作为华夷之分,只要你认可、信任、执行、维护中华文明的核心共识,就是中华民族,再“无此疆彼界”,“四海之远,此心同,此理同,千古圣贤,未尝异者。”。中华文明5000年,无数的氏族、部落、种族、民族早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共同的文明共识遗传基因内核,无法再从中华民族里分解、分离。

二十、生存本来就是一种幸运。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存活在当下,都是偶然。文明自起源,就一直没能真正走出血腥丛林,我们现在只是因为在二战以后享受了人类从来没有过的没有全球范围大规模战争的幸福年代,和春秋末期晋楚(=美苏?)“弭兵之会”(联合国?)后短暂的和平年代一样,就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就以为我们已经看见和平草原的曙光,而现实却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离真正的和平似近而犹远,就象紧随“弭兵之会”而来的是更加血腥暴烈的战国时代一样。

二十一、张导演绎的是中华文明在血腥丛林里艰难生存时那些献祭者和殉道者的故事,郭导演绎的是中华文明勇敢自信走向未知黑暗森林时那些献祭者和殉道者的故事。

备注1:基辛格究竟说的是什么

基辛格《论中国》一书中,找不到“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句话。

对应的英语原文是:Through a painful and often humiliating process.China"s statesmen in the end preserved the moral and territorial claims of their disintegrating world order. 翻译大致是:“中国的政治家在一个痛苦而且往往是屈辱的过程中,最终保住了濒于崩溃的中国式世界秩序遗留下的道义遗产和领土遗产。”

但我喜欢我们自己用的那个翻译,这是翻译界最顶级的水准,绝非“信达雅”仅仅在语言和文化层面的标准,是在文明位阶上的翻译标准——这就是孔门秘籍之“笔削春秋”大法。“笔”就是在空白的竹简上写字,“削”就是在已有字的竹简上凿去旧字写上新字,是以中华文明对外来文化按中国具体实际和自身需要进行的基因适应性重组。

备注2,勇敢守护印度教文明的殉道者

在没有看到这张图片前,我对印度教文明建国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抱有很深的成见。

看到这张图片后,我深深地被印度教文明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明内核所震撼、震惊,对印度教文明的尊重、尊敬油然而生。

极度的卑微、极度的坚持、极度的奉献、极度的痛苦,英国殖民者的凶残和强大、围观同胞的漠视和淡然,竟然意外的和谐共鸣——他就是印度教文明最勇敢的人,是守护印度教文明的殉道者,和我们的谭嗣同一样的殉道者。(图片见下)

相关新闻: